ENGLISH中文

【展览动态】“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 贵州站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将于2021年7月3日在贵州美术馆开幕。这是该展继在桂林、昆明落地之后的第三站。从1984年的珠江溯源地图来看,王璜生与好友李毅行程两千里,自广西天峨渡过红河水,进入贵州境内。他在书信体日记中记载了约十余天在望谟、册亨、安龙、兴义等地的行程,详述了黔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物状态与民俗风貌。如今来看,这些层层叠叠的“考古”材料也如同黔地高原的岩层一般,扎实而结构清晰。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共同主办,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为学术主持,贵州美术馆馆长陈争任展览总监,评论家与策展人管郁达、孙晓枫担任策展。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学术支持,广州33艺术中心、广州尚榕美术为协办机构,广州大典展览、推门文化、贵阳化纤厂艺术区共同支持。

入黔:蜿蜒漫途的地理与精神节点

三十七年前的深秋露月,王璜生和好友一路踉跄由桂入黔,黔地山川风物地老天荒、原始野性的鸿蒙苍茫之气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册亨-安龙-巴结-兴义,黔地的穿越之旅饱含了悲壮、恢宏之气,但也充盈了自由、重生之感。王璜生在他寄出的书信里描述了贵州南部的山山岭岭,它们“拔地而起,互相挤压地拧成一团,峻削的峰峡直插云天”。同时,他也记下了思想在这里的涤荡,“我想创造的美与艺术有我的激动,感慨,更有我的痛苦,悲伤和疯狂。”

王璜生在黔西南地区用大量笔墨和胶卷记录了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态。“赶圩的人”是他对山民印象的速写,他拍摄下他们精巧昂贵的服饰与简陋的生存环境对比,也重墨于他们物物交换、赶表相亲这类原生粗犷的生活。贵州穿行的日子,王璜生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和灵感,探访十八学士墓、天生桥水电站工地,他穿越在这片土地的古之苍凉永亘与今之生机变幻之间。当走出贵州兴义,脚下的路再次平坦许多,他在描述云南罗平的书信中写道:“人们的生活像初冬的阳光,充满温情、自足。”

骑走:1984/2021“走过来,骑过去”

“山间的寒风夹着薄薄的晨雾,飘进土屋,摇曳着简陋的窗棂。推开门,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山区的秋晨真冷!”崎岖长途之中,除了眼睛和手对周边的观察、描绘之外,王璜生也用身体丈量和体察,用思想不断地反省、寻找自我。在农历露月的一天,他推开土屋的门,觉出山间秋晨之凉意。这既是身体的介入,也是自我的介入。当珠江溯源之路在源头终结,他怀抱“寻找自我”的理想,继续踏上骑走之路。

巡回展每到一站,都有专门创作的新作加入。这是王璜生一如既往的生命状态的驱动,也是该展览定位于“重访”而非“回顾”的题中之意。此次在贵州美术馆展出的新作《骑走》,他以自行车骑行的方式,在巨大的宣纸上用水墨重新演绎了37前那次刻骨铭心的精神孤旅。这是王璜生在自我省察式的“骑走”行动中的再度省察,总结了他在寻找自我过程中“走过来、走过去”的经验状态,也正如该展览从桂入滇、由滇返黔的迂回路线。与此同时,《骑走》反映了他对与熟悉之物重逢以外的期待,在故我和今我之间,在“骑行”与绘画之间,在被文人趣味遮蔽的野性身体能量和建构个人水墨语言的执念之间,他“骑过来” “走过去”、“走过来”又“骑过去”。

贵州站的展期为2021年7月3日至8月5日。展览开幕之际,将在贵州美术馆与贵州师范大学举办三场学术活动。此后,该展将继续巡至广州、深圳等地,并在最后一站可能回到珠江源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