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中文

上一页     下一页

磁感线:游·象


     何凯特(Katie Hill)

“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姤卦·九五)。”-《周易·易经》(1)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河中的水花溅起,它们聚集,汇合,流淌……相互吸引、接近,又再次排斥、分离。”——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 (2)

“FLUX”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流变”

- 液体、粒子、或能量在特定表面积上移动的速度 

- 万物皆流变,无物常驻的状态(赫拉克利特)

- 物理及应用数学中的常用概念,用于描述某一物理特性在空间中的变化、变动

I

     我们在空间中的运动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之一,当代社会中的旅行者更是常常穿梭于世界各地,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不断往返。“流变”(Flux)的思想取自于东方和古希腊哲学的精华,也关涉近代物理学与数学的概念,这次展览所呈现的王璜生近期作品是对“流变”的另一种诠释:对传统的迷恋和出离,在变动不居的时空中游走,召唤自然和物质的有形或无形世界。王璜生运用传统的笔墨宣纸成就一幅幅精致的水墨绘画,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中国绘画在过去几百年间传承的诗意传统,又深入到水墨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所打开的广阔领域。

II

     此次展览中王璜生的作品(创作自2010年之后)与他早期更偏向传统的水墨画有着明显的区别,譬如,2006年创作的纸本扇面作品《月光如水清》(天地系列)描绘了园林中的亭台,以及周围点缀着花草的古旧椅子,这幅画的技巧则来自于自元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天地系列》和《悠然系列》作品在松动的笔触中透露出浪漫的梦幻之感,与近年文人画传统的复兴不谋而合。在展览《磁感线》中,《游象》和《线象》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了具象,这些作品不再描绘诸如瓶中盛开的花朵等抒情题材,而是不断趋向抽象的状态。因此,书写和绘画性成为王璜生创作旅程中的转折点,既连接着传统的渊源,又让他走向对线条本身的探索,这些线条仿佛是在空中漂浮、纵横交错。

游象

     在王璜生的水墨绘画中,弯曲的线在画布上相互缠绕、交织,它们游弋于画布上空,有节制的运动和速度感呼之欲出,或者说是绵延的线条穿透空间,在其中来去自如,织成一幅幅充满张力的图画。笔墨线条上下交叠,穿插而行,仿佛织成一个松散的线团,在画面上投下微弱的阴影。可以想象,若是观者试着将这些线条拉直,它们仿佛会永无止境地延伸,直至走入视野之外的另一度空间。这一团线条从空白中浮现,空旷的背景占据了画面的上半部分。线条似乎受到磁力的牵引,辗转不定,在物质与非物质之间产生的张力,赋予线条以独立的生命感。

     《游象》系列的作品形式具有一种纯粹的特性,奇特、轻快,而又节奏紧凑,它们创造出奇幻的感觉,让我们的视野从可见的、具体的现实世界深入到粒子物理的世界,而诸如空间和引力的作用一般仅仅在物理学的专业领域内才会被提及。吴洪亮教授在一篇画册文章中谈到,“《游象6》除缠绵的线条之外,其构图形式基本上是四周暗,中心亮,呈放射状,有如光明从远方而来,抑或吸着观者的目光向远方而去。背景中常常晕开的彗星般的托尾,恐怕是对光芒的聚拢以及对未知的探寻。”(3) 画面本身的确散发着光芒,或是蕴含着幽深的空间感,除此之外,这种画面的宇宙/形而上的结构生发出对“对未知的探寻”的另一种解读,即“永恒流变”的思想——万物恒久变动,空间与时间交错不止——这一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概念之一,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以“变”为核心的经典著作《易经》。俞懿娴教授认为:“《易经》是儒家经典的六经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关于时间和宇宙变化的哲学,为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4)

     如果说“易”和“变”是这部经典的精髓,那么王璜生则是通过他的作品将其深厚的人生经历、底蕴转化为一种不断变化的艺术创造力。内心的自由潜藏着无限变化的可能,这样的自由所驱动的力量不会消减,因此也成为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原动力。1980年代徐冰、黄永砯等艺术家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批判性思想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王璜生的作品也触及包括现象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抽象和观念艺术、以及最近用科学及人文角度探讨宇宙的新兴议题等等,但这些关注点都最终回归于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和视角。王璜生自身的中国传统艺术与哲学修养让他的作品自然地流露出道家的影响,而道家的思想源头之一便是《易经》。《易经》对六七十年代西方当代艺术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代表则包括约翰·凯奇(John Cage)、劳申伯格(Rauschenberg)和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等重要艺术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被翻译介绍到西方,对于美国的影响则可以这样概述,“来自亚洲审视世界的新方式对美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激起了重新评估个体的存在、自我的意识,以及那充斥着男子气概的美式精神的浪潮” (5)。

     在王璜生的作品里,个体的自我意识看起来并不明显,然而在充满爆发力的水墨绘画中,王璜生似乎在情感上回应了911事件的毁灭性和灾难性,浓重的水墨在纸上挥洒,印刷的痕迹似乎重现着坍塌的建筑和散落的残片。因此对于王璜生来说,他以富于变化的水墨作为表达的媒介,创作出极为丰富和广阔的视觉语言,其中既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观性和流动的绘画性,同时又可以是具体的、或是半再现的。

线象

     以水墨和报纸为媒介的《线象》系列作品更进一步地脱离了文人绘画的传统。王璜生运用不同的笔触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线条,由此一种特异的空间感被创造出来,印刷报纸上重叠的笔触痕迹似乎是一种遮盖、一种干扰,回应或消除那受大众媒体所驱动的日常政治的“嗡嗡声”,而这似乎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传统——譬如退居官场隐于山林的竹林七贤——在现代的回响。

曼声

     白噪声或白噪音,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这种声音听上去是很吵耳的沙沙声)。

     当代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微弱不歇、无法断绝的低音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混合着各种人类活动,包括车辆行驶,电视播出的肥皂剧或新闻报道,车载收音机传出的音乐,电话中的喋喋不休,还有敲键盘的声音等等。

     王璜生的绘画作品捕捉了一种更为轻柔平缓的“曼声”,散发着一股持续而不引人注目的力量,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双重感受。虚空体现在类似文人绘画中画面上留白,为作品的气势或精神性留下了空间。“书写”于其上的线条以一气呵成的动作来完成,仿佛悬浮于立体的空间中,线的动势偶有转折,创造出书法性的画面张力。(7) 

     德国汉学家威尔翰(Richard Wilhelm)将《易经》翻译为德文(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翻译,他的文本随后又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他认为《易经》最基本的思想之一是“对立与协调在时间之流中相互生发”,这也暗指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环境之间。《易经》的这一观点所强调的是中道的态度,让我们对于冲突、对立的理解和把握不至限于任何极端,在自我与世界之间保有一种和谐的关系。(8)   

     王璜生以他的笔触将二维的线性与三维的空间相互融合,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线条的形式感和空间的视觉感共同构成了其核心。王璜生的作品具有一种很强的诗意和感性,时间的静止在中国哲学中并不是某种对本质的追寻,而是把对时间的思量置于宇宙思维之中。 

     王璜生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他对中国当代艺术事业的贡献推动了文化上的创新,这份事业同时也让他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美术馆合作,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等等。这次展览为展示出王璜生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力,他的想象力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的丰盛或“繁忙”,在与文化的对话中轻声曼语。
  
(1)《周易·易经》,姤卦(第四十四卦 ),九五
(2)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6页。
(3)2015年5月21日作者与艺术家于英国伦敦对谈内容
(4)吴洪亮,“游心于物之初:王璜生的’游-象’系列”,《无边:王璜生作品2009-2013》, 第142页。
(5) 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7页。
(6) Geri de Paoli, “冥想与幽默:艺术心印”, 《无形的线:近代美国艺术史中的亚洲哲学》, 滨州大学出版社,1990,第15页。
(7)2015年5月21日作者与艺术家于英国伦敦对谈内容
(8)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6页。

何凯特(Katie Hill)博士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耕耘多年,她曾以策展人及研究者的身份策划筹办过众多展览。目前她不仅是伦敦苏富比学院亚洲艺术及市场的课程主管,还兼任《当代中国艺术杂志》(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副主编一职。近期,她在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与艾未未进行现场对话,担任伦敦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变化的艺术:中国艺术新方向》(Art of Change: New Directions from China)展览甄选委员会成员兼作者,并任菲登(Phaidon)出版社 2013 年出版的《中国艺术》(The Chinese Art Book)特别顾问兼作者。她同时也身兼中国当代艺术办公室(OCCA)主任,该机构是一家致力于在英国推广和展示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咨询公司。